1.3亿次点击阅读 “双奥之城·看典”展示最美北京******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徐婧 杜燕)2月1日至20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看典”展示活动以“一天一主题、一图一故事”的访谈形式,从百姓视角讲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生动故事。截至2月20日,“看典”活动累计直播点击和阅读量达到1.3亿次。
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的展示活动——“双奥之城·看典”访谈,策划了20场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民生事业发展、冬奥情缘与冰雪运动等为主题的直播活动。
名城建设,共同守护
拥有3000余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城市不仅拥有七大世界文化遗产,还拥有伟大而壮美的城市中轴线,更有数不清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历史底蕴十分深厚。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由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建立而产生。中轴线将北京城清晰地“规制”起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坛台四环,承载的文化生生不息。在“行走在中轴线上”专场,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从个人的角度为观众讲解了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并借由中轴线向南北延伸、引领北京城市走向未来而引出“活态遗产”的概念;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为观众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相关工作和中轴线符合哪些世界遗产技术性标准,并呼吁大家一起关心、参与到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和讲述当中,爱遗产、爱城市。
图为2022北京新闻中心2月1日至20日举办的展示活动“双奥之城·看典”。 中新社记者 刘文曦 摄城市“进化”,创新蝶变
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速滑馆……一个个地标建筑,见证了北京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城市格局,完善城市服务,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轨迹。“新地标——北京城市的‘进化史’”专场上,这些地标的建筑师们介绍了建筑的诞生故事,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城市“进化史”。
不断“进化”着的还有北京的轨道交通。地铁是城市融入现代化交通的显著标志,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
从2008到2022,一座城市、两段奥运缘。14年来,从奥运支线到冬奥支线,从8条线、200公里到27条线、近800公里。飞速发展的北京轨道交通不仅承载着亿万人的“奥运情”“北京梦”,也见证了“双奥之城”的蝶变。在“从北京的地下路过”主题上,北京市轨道交通相关负责人带领观众“复盘”了北京地铁的发展史,也分享了他们在北京的地铁站设计、地铁驾驶等工作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绿色生态,全民共享
近年来,北京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越来越多的湿地公园、优美河湖出现在市民身边,成为备受市民喜爱的休闲观光区。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当天的活动以“乘风破浪的‘治水人’”主题,邀请了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副主任刘雪梅,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科普宣教科科长李昀倩等嘉宾参与直播,与直播间的市民畅聊他们各自在保护湿地、评选优美河湖和担任“河长”的工作中发生的故事。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记者叶晓彦介绍,随着优美河湖评定工作的开展,这一评定正在从专业化向大众化过渡,也正有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能够参与河湖治理和保护的工作中来。共治、共管、共享,北京美好的生态环境是大家共同参与维护的结果。
冰雪之上,圣火“飞扬”
在“双奥之城·看典”的直播间里,有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火炬火种灯的设计者,也有服务冬奥保障的工作者,还有努力推动冰雪进校园、推进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民间奥运文化的推动者。他们在“双奥之城·看典”中讲述了自己与冬奥、与冰雪的缘分,与观众分享了奥运精神与冰雪运动赋予自己的激情与快乐。
2月4日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日,奥运圣火在鸟巢点燃。当天的直播以“圣火飞扬”为主题,邀请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火炬火种灯的设计者李剑叶,奥运特许商品销售相关负责人饶杰以及奥运藏品收藏者张文全等嘉宾参与活动,分享他们各自与奥运的缘分。
冬奥会火炬“飞扬”的设计者李剑叶讲述了在从设计到成品中自己团队经历的众多幕后故事,象征着生命力的火炬外形、体现传统文化的榫卯结构、凸显绿色理念的环保氢燃料等,回顾先进科技与中华文化在火炬上完美融合的历程。
“最密”站网,精准监测
天气是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之一。2月9日,以“太阳照常升起”为主题的直播活动,邀请延庆区气象服务组副组长张曼,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冬奥开闭幕式预报服务保障团队队长翟亮等嘉宾参与,为观众介绍了2022北京冬奥精准气象服务使用的创新科技,以及冬奥气象保障里有关监测、科研和预报的“奥秘”。
据介绍,北京在“十里不同天”的海陀山建设了17套自动气象站、4套便携自动气象站的地面监测系统,还在赛区建设了S波段天气雷达、激光测风雷达的垂直监测系统,完成了延庆赛区周边38套自动气象站的升级改造工作,组建的“三维、秒级、多要素”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是目前冬奥会历届赛事中最为稠密的监测站网。
截至2月20日,“双奥之城·看典”活动累计直播访问量达8105.7万次,累计网络点击率达突破5000万次,直播点击和阅读量达到1.3亿次。未来,北京将用更具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美好与繁荣,向世界展示“双奥之城”的独特风采。(完)
6G、数字孪生、高性能芯片 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 浙江在线11月9日讯(记者 陈雷 见习记者 田雨阳)11月9日下午,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板块之一,每年的成果发布活动都是全球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展示的平台。 发布会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田雨阳 摄 今年的发布活动共评选出来自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鹏城实验室等15项具有国际代表性的年度领先科技成果,以及5项提名成果。活动现场同时还向积极参与活动组织并取得突出成效的6家单位颁发了“卓越组织”纪念证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 据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旨在展现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彰显互联网从业者的创造性贡献,搭建全方位的创新交流平台。今年5月,世界互联网大会面向全球广泛征集申报成果,共征集到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各类申报成果257项,涵盖5G与6G、IPv6、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多个前沿领域。 发布会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田雨阳 摄 以下为详细名单 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名单(按现场发布次序) 1.“IPv6+”标准制定、设备研制、组网设计及规模应用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电信骨干全光网创新与应用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3.EAGLE 6G:面向6G无线高速接入原型系统及测试环境 ——鹏城实验室 4.全球首个集成5G AI处理器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 ——高通公司 5.5G时间关键型通信使能远程操控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6.欧拉开源操作系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7.卡巴斯基安全远程工作空间 ——卡巴斯基 8.ODPS:数据驱动而生的超大规模多场景融合的大数据计算平台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9.微软第一方数字孪生产品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10.睿鉴数字内容虚假伪造检测系统和设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中科睿鉴科技有限公司 11.龙芯3A5000/3C5000处理器芯片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OceanBase原生分布式关系数据库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大规模知识图表示学习的体系化基础算法及开源工具 ——清华大学 14.基于数字对象架构的数联网及大数据互操作技术 ——北京大学 15.大规模图神经网络模型端云协同计算平台和应用示范 ——浙江大学 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提名项目名单(按视频发布次序) 1.奇安信大禹平台及重大网络安全防护应用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TDSQL――推进数据库基础技术突破与产业分布式技术升级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3.智能汽车行业创新:大算力、高性能融合计算芯片IP平台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4.基于高性能人工智能训练芯片的智算集群 ——之江实验室 5.文心大模型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卓越组织名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中国科学院 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4.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5.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6.浪潮集团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